魅力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重庆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吉林省 辽宁省 河南省 山东省 安徽省 江苏省 浙江省 福建省 江西省 陕西省 黑龙江 更多>>
中国新城镇建设 » 城镇建设 > 文化建设 > 正文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:010-57723285

村民忆雷锋:特别能干,是个闲不住的人(图)

核心提示:这条河见证了雷锋帮助村民的故事。  1962年2月26日至8月15日,雷锋随所在部队曾住在铁岭市横道河子镇下石碑村,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

这条河见证了雷锋帮助村民的故事。
这条河见证了雷锋帮助村民的故事。

  1962年2月26日至8月15日,雷锋随所在部队曾住在铁岭市横道河子镇下石碑村,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170天。

  雷锋在这里留下了39篇日记,许多珍贵照片,并做过4次报告,做过一次证人。在村里生活期间,雷锋与村民之间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,其中,“雷锋雨夜送大嫂”故事所发生的地点就在村边的蒲河。

  雷锋曾经修过的路、耕过的田、栽下的树还都在,村民每每看到这些,雷锋的英雄形象就会浮现在眼前。村民告诉记者:“雷锋精神已经深入到每个村民的心中。”

  此照摄于下石碑村,手里的锄头是艾荣普的。

  此照摄于下石碑村,手里的锄头是艾荣普的。

  老房东艾荣普:雷锋激励我,燃起对生活的希望

  1962年3月,雷锋在国防“105工程”施工地执行运输任务,驻扎在铁岭县横道河子镇下石碑村。为了施工方便,战士们分别住到了老百姓家里。

  2月23日,记者走进横道河子镇下石碑村。

  村党支部副书记沈启凤告诉记者:“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喜欢助人为乐的小个子是雷锋,他牺牲之后,我们才知道。”老人回忆,雷锋个子虽小,但长得非常精神,很聪明,也很机灵。他衣着整洁,生活简朴,为人谦和,非常热心,常帮老乡干农活,帮老乡挑水、起粪、扫院子,每次乡亲们从地里回来,水缸里的水总是满满的,院子也是干干净净的。

  在镇党委书记李杰的安排下,记者见到了今年77岁的艾荣普老人,他就是54年前雷锋在下石碑村驻扎时的房东。

  艾荣普回忆说:“1962年,雷锋所在的部队是在春天来到村里的。那时候,乡亲们听说解放军要住在村里,家家又腾房子又腾炕,都争着让战士们住到自己家中。其中有个矮个子战士,言谈举止中,透着一种灵气,英武气,他就是雷锋。”

  艾荣普介绍,雷锋比他小一岁,牺牲前的一段时间一直住在他家,由于年龄相近,与他相处得特别好。“雷锋特别能干,是个闲不住的人。每天早上,早早起床去河套擦车,他的那辆‘J7-24-13号’嘎斯卡车总是被他擦得铮亮。当时,村里的人都要到村口挑井水,雷锋每天都帮我家挑水,还经常帮左邻右舍的乡亲挑水。因为个子小,扁担绳长,他就把扁担绳挽个花再挑水。雷锋用过的扁担,我们家一直留着,现在赠给了雷锋纪念馆。”

  说起雷锋的爱好,艾荣普说:“雷锋特别喜欢学习,他总说自己字写得不好,所以没事的时候就练字,看见报纸上有好的文章他就抄下来,一边学习,一边练字。他有块手表,出车的时候,舍不得戴就放在我家里。他牺牲以后,我把这块手表交给了雷锋纪念馆。”

  当被问及为什么以前很少提到雷锋曾住在他家这一事实时,艾荣普说:“主要是因为那时讲究家庭成分,我家成分不好,是地主。雷锋当时是典型,怕影响他的形象,所以这些年来很少有人提到我们家。当时雷锋和乔安山就住在我家北炕,乔安山住炕头,雷锋住炕梢。1962年8月15日下午1点多,雷锋部队的首长来我家取雷锋的遗物。从部队首长的神态里,我觉得不对劲儿,经过再三询问,我才知道,雷锋牺牲了。”沉默了一会儿,艾荣普老人接着说道:“听说雷锋牺牲了,当时村里150户人家,600多口人,没有一个人不哭的,都觉得这样的好人没了太可惜了。”

  雷锋牺牲以后,艾荣普悲痛不已,往日雷锋对他的帮助一幕幕不断地在脑海里回放。当年艾荣普因为家庭出身不好,当兵被刷下来,为此他很消极。雷锋知道后劝慰过他:“你不要悲观,出身不能选择,可前途可以选择。”就是这句话才让艾荣普对生活又燃起了希望。

  这么多年,艾荣普始终以雷锋为榜样,无论是做农民,还是当大队的技术员、公路养护员、护林员,他把每样工作干得都很出色。

  半个世纪学雷锋,艾荣普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现在,他不仅是雷锋事迹陈列馆的义务维护员,还被横道河子镇党委特聘为“雷锋精神宣传员”。

  村民刘彩军:雷锋特别爱照相,签名后送给我们村里人

  村民刘彩军告诉记者,如今,在下石碑村还有许多村民收藏着雷锋的签名照片。村民们把雷锋照片视为珍宝,平时并不拿出来。随着岁月的流逝,一张张照片已经褪了颜色,甚至出现了皱褶,但在村民的眼中,雷锋的照片永远是鲜艳的,雷锋依然像当年一样,朝气蓬勃,永远年轻。

  “雷锋特别爱照相”,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。“雷锋还特别爱把照片送给村民和要好的人。”艾荣普告诉记者。

  当年,下石碑村的不少人家都有雷锋的照片。艾荣普说:“在很多报刊上出现的雷锋身穿军用工装,肩扛锄头,脸上露着灿烂笑容,在田间拍摄的那张照片,就是在我们村头拍摄的。”艾荣普接着讲道:“那是1962年5月末的一天,我正在地里铲地,村里来了个照相的师傅,当时雷锋拿过我手里的锄头,照了这张相,后来照相师傅就把照片寄来了。”艾荣普领着记者来到当年雷锋照相的地方。他指着村里的一条小路说:“当年这是一条路,道旁有10多棵大柳树,小道的前边是一条小河,运输班的车全停在河套旁,雷锋就是在这儿照的这张照片。”

  记者得知,在全国各地的雷锋纪念馆里,共有351张雷锋生前的照片,曾任沈阳军区某工兵团政治处书记的冷宽告诉记者:“雷锋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常阳光,对生活始终充满憧憬,每到一地,他都要到照相馆照相,留住美好的瞬间。另外雷锋当时是模范人物,沈阳军区决定筹办雷锋同志先进事迹巡回展览,地方和部队着手抽调了有关人员,组成了筹办展览的班子,负责拍摄展览需要的图片,人们看到的很多雷锋的照片,例如‘雷锋送老大娘回家’‘打开手电筒读毛选’‘车场上组织战友学习毛选’‘雷锋补袜子’‘雷锋维护汽车’等等照片都是后来补拍的。”

  冷宽介绍,当时,沈阳军区对筹办雷锋模范事迹展览的照片提出3点要求:一、必须是雷锋实实在在做过的事;二、必须是能够补拍的事迹;三、不能演绎,不能夸大事实,制造假新闻。所以说,这些照片都是雷锋生前做好事的真实记录。

  雷锋用过的水桶。

  雷锋用过的水桶。

  镇宣传部副部长王德礼:雷锋把米饭留一半给患病的李大娘吃

  在下石碑村采访时,横道河子镇宣传部副部长王德礼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:1962年,部队实行分餐制,每人一个饭盒,粗细粮搭配。雷锋是湖南人,喜欢吃大米,但连队吃米饭的时候并不多。雷锋每次吃米饭时,都只吃一半,把剩下的另一半端回去。有一次,炊事班班长气冲冲地找到连长,说:“雷锋不像话,还是先进人物呢,连队规定不准把米饭带回去,可雷锋每次吃米饭,都只吃一半,把剩下的另一半端回去。”听了炊事班长的反映,连长找到雷锋,让他做检讨,写检查。雷锋接受了批评,他原本想去跟班长解释原因,可是又怕连长跟着操心,只好诚恳地做了检讨,但只字未提事情的缘由。

  雷锋牺牲的那天,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络绎不绝,有工人、农民、战士、学生、机关干部。这时,下石碑村一位姓李的老大娘来到部队,找到连长,哭着要求连长,让她为雷锋守灵,她要看雷锋最后一眼。连长一时摸不着头脑,不知这老太太为什么对雷锋有这么深的感情,为什么要这么做。他细问后才知道,原来这老太太体弱多病,尤其是有严重的胃病,犯病时常疼得死去活来。雷锋知道后就为她请了医生,看她吃不了粗粮,就把自己的细粮省下一半给她吃。连长这 才 明白 雷 锋为什么每次吃米饭都只吃一半,把剩下的端回去,原来是送给了李大娘。

  这件事,下石碑村的村民也曾告诉记者:“当时村里有位无儿无女的大娘,身体不好,生活十分困难,雷锋经常去照顾她,他宁愿自己挨饿,也把好吃的省下来,为这事还挨过领导的批评。”

  村民李维英拿着雷锋的赠言讲述雷锋故事。

  村民李维英拿着雷锋的赠言讲述雷锋故事。

  村民李维英:雷锋送我赠言“伟大出于平凡”

  在下石碑村李维英家,她向记者讲述了雷锋赠言的事。

  72岁的李维英说:“那时我刚满18岁。雷锋的部队驻进村里时,我感到很新奇。当时我住在爷爷家,与雷锋居住的艾荣普家一壁之隔。我经常看到雷锋把爷爷家的水缸挑得满满的。雷锋还经常把自己在部队舍不得吃的油炸糕送给多病的奶奶吃。”在李维英心里,这个小个子解放军战士就像电影里演的八路军战士一样可爱可敬。那个时代,很流行赠言,李维英曾经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扯下一页纸,要求雷锋给自己写个赠言。雷锋在纸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:

  李维英同志:请您记住这句话:伟大出于平凡。我衷心祝愿您在平凡的工作中,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。

  同志雷锋

  1962年7月19日

  李维英说:“雷锋还送给我一张2寸照片,后来给一个亲戚拿去了,那个时候村里人都很喜欢雷锋,村里很多人都得到过他的照片。”在交谈中,李维英拿出了珍藏50年的雷锋手迹。纸片已经发黄,布满了皱褶。李维英说:“我清楚地记得,这是在1962年7月19日的晚上写的,那天,下着小雨。”1962年8月15日下午,雷锋牺牲的消息传到下石碑村,李维英说什么也不相信,当天她还看到雷锋开车路过她家门口。

  50多年来,雷锋精神一直激励着她做人、做事,提醒她始终向雷锋看齐。她当过下石碑村的团总支书记,带头领着青年人苦干,由于工作出色,还被选为妇女主任。后来,她当上了铁岭县张楼子村小学的教师。多年来,李维英工作在教育战线,成绩斐然,多次获得先进教师、教育改革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。

  下石碑村:当地出现一批雷锋精神的传人

  横道河子镇党委书记李杰说,下石碑村是雷锋生命的最后驿站,他在这里工作期间与这里的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,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。如今,村里正在修建900平方米的雷锋纪念馆。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,这里还出现了一批雷锋精神的传人,雷锋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每个村民的心中。

  记者获悉,为了激励后人向雷锋学习,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铁岭县委、县政府,横道河子镇政府围绕蒲河源下石碑村独特的雷锋文化元素,正式决定在这里成立铁岭农村雷锋文化社区、铁岭雷锋精神研究会,与辽宁荣昌集团合作,建设雷锋广场和雷锋纪念馆等,通过搭建雷锋种子平台,讲述雷锋故事,从而将雷锋精神永世相传。

  (本版照片均由横道河子镇党委宣传部提供)

分享到:

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